文丨陆弃东方优配
“独角兽”越来越像一场魔术。观众还在惊叹火花四射,幕后早已换了道具。2025年的风投舞台,看似热闹非凡,实际上风景骤变:公司数量增速急刹车,资金却像洪水一样涌向人工智能,挤满了少数几个头部玩家。“独角兽”,不再是遍地开花的“百兽盛宴”,而是集中喂养的“AI神兽”。
先看数字,冷冰冰,却像一记耳光。全球“独角兽”数量截至2025年6月只有1711家,比去年多53家。听起来还在涨,但仔细一比,2024年增加127家,2023年增加229家,2022年更是增加340家。曲线是往下砸的,不是往上冲的。换句话说,数量在减速,故事讲不动了。
可另一边,钱却在狂飙。2024年7月到2025年6月,“独角兽”投资额暴涨到1527亿美元,比前一年多了一倍半。更刺眼的是,美国“独角兽”吃下1296亿,几乎三倍增长,份额直接飙到全球投资的85%。这不是““独角兽”热”,这是“美国AI热”。别的国家在追,美国在吞。
展开剩余75%更夸张的是赛道集中。2025年上半年,AI“独角兽”吃掉了80%的资金。要知道2023年之前,这个比例才12%。短短两年,AI成了资本的独宠,其他领域被直接边缘化。医疗?新能源?物流?不好意思,全被挤到角落里,连残羹冷炙都难分一口。资本不再假装多元化,而是撕掉伪装,赤裸裸地押注AI。
这就是风投策略的转弯。过去是“组合投资”,广撒网,等哪条鱼蹦出来。现在变成“狙击战”,把火力集中到AI头部项目。逻辑也简单:世界太卷,钱不够用,干脆押大单。结果是,“独角兽”的“独”不再是多样性,而是“独食”——人工智能一骑绝尘。
再看全球分布,更扎眼。美国一家836家“独角兽”,遥遥领先。中国342家,位居第二。印度89家,第三。英国70家,德国42家。俄罗斯呢?零。是的,零。高等经济大学的专家已经明说:俄罗斯创新体系根本没造出“独角兽”。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残酷,谁没牌面,谁就被踢出桌子。
美国赢得太漂亮。钱和公司双双霸榜,还把投资增速压得其他国家抬不起头。2025年,美国“独角兽”投资占比直接从53.8%跳到84.8%。这是什么概念?等于全球的钱,十块里有八块流进了美国AI“独角兽”。资本市场投票比选举还诚实:全世界的钱都押在美国。
中国是唯一还能追的玩家。虽然数量远不及美国,但342家“独角兽”撑住了二号位置,说明中国创新体系还在发力。问题在于,中国能不能在AI“独角兽”上跑赢?如果不能,未来就可能被美国越拉越远。印度有点像边角料,虽然89家不算少,但资本份额太小,只能看热闹。至于俄罗斯,连热闹都看不上,只能在新闻稿里自我安慰。
有人会说,钱多不代表没风险。没错,这种集中狂飙,本质就是豪赌。赌什么?赌AI真能撑起下一个十年。要是AI真成了新时代的电力、互联网,投得多的国家就能吃掉整个世界;可要是AI泡沫吹爆了,输得最惨的也是这些豪赌客。问题是,美国现在已经把所有筹码压上去,没留退路。
风投圈自己心里也明白。没人再谈“多元配置”,没人再念叨“稳健增长”。他们只问一句:AI能不能撑爆天花板?如果能,哪怕只有少数公司成功,也能覆盖掉99%的失败。于是,AI“独角兽”成了资本的“唯一信仰”。这不是投资,这是赌博。
从全球角度看,这种集中化还会带来地缘政治后果。美国吸走绝大多数投资,不只是资本市场的胜利,更是对全球创新体系的绑架。其他国家再努力,也只能抢点边角料,话语权越来越弱。特别是俄罗斯,连“独角兽”都没有,等于彻底被踢出科技竞赛。未来AI生态,美国说话,中国顶多插一句,剩下的国家只有听命。
但别急着给美国鼓掌。“独角兽”故事讲得再漂亮,本质还是资本和权力的游戏。2025年之前,风投讲的是“数量神话”,一家接一家冒出来;现在数量掉下去,资本只能靠堆钱制造繁荣。投资额上升,不代表创新更健康,只能说明资本更焦虑。焦虑到什么程度?焦虑到连假象都懒得维持,干脆集体扑到AI怀里。
这就是“独角兽”的现状:神话还在,但味道变了。曾经它象征着“创新活力”,现在它更像资本的“集中豪赌”。曾经它意味着“遍地开花”,现在它只剩下“AI独食”。曾经它让无数创业者做梦,如今它成了头部公司的垄断游戏。
资本从不撒谎东方优配,它只会用钱告诉你,它真正相信的是什么。2025年,它相信AI,相信美国,相信少数“独角兽”能撑起全世界。但资本也从不负责任,它赢了就是神话,输了就是一地鸡毛。灯光下的“独角兽”闪闪发光,可灯光背后,风险正悄悄逼近。
发布于:江苏省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